城市在线 | 注册登录 | 热线:40066-40084 爆料QQ:165687462  设为首页  加入收藏

当前位置: 城市在线 > 生活 > 服务 > 正文
每日最新
交通拥堵指数又称交通运行指数介绍
来源:城市在线 | 浏览:[10714]2015/9/13 9:08:18    
 
 

  概念简介

  交通拥堵指数又称交通运行指数(Traffic Performance Index(TPI)),是北京市首创的综合反映道路网畅通或拥堵的概念性数值,简称交通指数。交通指数取值范围为0至10,每2个数一等级,分别对应“畅通”、“基本畅通”、“轻度拥堵”、“中度拥堵”、“严重拥堵”五个级别,数值越高,表明交通拥堵状况越严重。

交通拥堵指数又称交通运行指数介绍
2012-9-25 18:32 公布交通指数 9.6

  缓堵新政实施前,北京市的拥堵指数以8起评。去年9月17日,拥堵指数瞬间攀升至9.68。新政实施后,北京市交通委曾公布了今年1月份的交通拥堵指数,显示北京市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拥堵指数从去年的8.32(重度拥堵)以上下降为6(中度拥堵)。

  按照交通指数计算,2011年第一季度,工作日平均拥堵持续时间,包括严重拥堵、中度拥堵共计1小时15分钟,比去年同期减少1小时;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为4.48,处于轻度拥堵等级,较2010年的5.37同比下降了16.6%。2011年第一季度工作日平均交通指数较2010年第四季度的7.14下降了37.3%。这些数字的计算,就将北京缓堵措施的成效一目了然的呈现出来。而缓堵的目标就是将交通指数控制在6左右。[2]

  分级列表介绍

  0至2

  基本没有道路拥堵

  可以按道路限速标准行驶

  2至4

  有少量道路拥堵

  比畅通时多耗时0.2至0.5倍

  4至6

  部分环路、主干路拥堵

  比畅通时多耗时0.5至0.8倍

  6至8

  大量环路、主干路拥堵

  比畅通时多耗时0.8至1.1倍

  8至10

  全市大部分道路拥堵

  比畅通时多耗时1.1倍以上

  据2011年5月31日新闻报道,北京市交通拥堵指数在当日已实现实时发布,发布间隔时间为15分钟

  计算方法

  交通指数是对分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动态车辆位置信息(简称浮动车数据)进行深入加工处理获得的,在北京是通过全市3万多辆出租车上的车载GPS回传动态数据给数据处理中心。首先对车辆位置数据处理,得到不同功能等级道路的运行速度,然后根据道路功能不同以及流量数据计算该道路在全网中所占权重,最后通过人对拥堵的感知判断,给出换算到0-10的指数指标值。

  但交通指数并不意味着车速,因道路情况不同,速度带给人的感受并不相同。比如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快速路上感觉就是严重拥堵,而在胡同等狭窄道路中就感觉比较顺畅。

  为了测算区分出这些等级,千余名工作人员携带GPS等仪器,几乎跑遍大街小巷,之后通过比对现场感受和数据测算,最终确定各种不同道路的交通指数。[1]

  交通指数计算最小时间单位是15分钟,指数值可以实时动态地反映全路网的运行状态,通过定义通勤早、晚高峰或者节假日高峰等不同统计周期,可以得到工作日高峰平均交通指数、日交通指数最大值等反映一天典型交通特征的指数。

  具体应用

  交通指数是集交通拥堵空间范围、持续时间、严重程度的为一体的综合性数值,交通管理者及交通参与者可以通过交通指数,得到全路网或者区域路网的交通状态,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,减少拥堵的发生。

  交通指数能够帮助居民判断出行时间消耗,比如在畅通状况下,上班通勤的时间为30分钟,那么当路网处于中度拥堵的时候,就要多预留出大约30分钟的时间提前出门以免迟到。

      返回北京视窗首页》》》      返回北京视窗交通》》》

责任编辑:城市网
热线:40066-40084 爆料QQ:165687462 粤ICP备14023058号
Copyright© 2017 城市在线 www.comf.cn 版权所有